从先行指标看中国经济韧性(市场漫步)
欧阳洁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6日 第 19 版)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开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3月份,一系列先行指标接连发布: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供应链上下游加快恢复,产业需求有序释放;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到110点,电商物流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能直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3月,先行指标持续保持在扩张区间,显示出中国经济正呈现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开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先行指标连续扩张,显示出中国经济韧性。
从PMI分项指数来看,3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8%,连续2个月运行在51%以上。需求端加快增长,提振企业生产意愿,生产指数为52.6%,连续2个月运行在52%以上。供需双双回升,不仅提升了市场信心,也稳定了企业预期。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韧性和活力。一季度,深圳机场进出口货运量达24万吨,同比增长22.6%;山东烟台港件杂货班轮发运量456.6万吨,同比增长84.7%;成都海关所属成都双流机场海关监管进出境货运量6.2万吨,增加26.7%。
先行指标两个月扩张,中国创新活力涌动。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刷新多项全球量产技术纪录;全球首款30英寸以上的视频电子纸显示屏在广州发布,大尺寸彩色电子纸迈入动态显示时代;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通泽号”正式下线,我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上升,3月,装备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创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创新”是参会者谈论中国经济时的高频词。“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产业升级速度超出预期。”“创新”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鲜明标签。
先行指标两个月扩张,离不开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
发行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加快释放消费潜力;计划募集资金52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出台稳外资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带动指标回暖升温。
以消费领域为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下,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场景持续创新。如今,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消费新业态火热兴起,即时零售消费场景从“应急”转变为“日常”,即时配送订单量随之快速增长,电商物流指数明显回升,也推动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加快增长。
从先行指标扩张,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面对困难和挑战,还需加强政策合力,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促进经济回稳向好,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从先行指标看中国经济韧性(市场漫步)
欧阳洁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6日 第 19 版)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开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3月份,一系列先行指标接连发布: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供应链上下游加快恢复,产业需求有序释放;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到110点,电商物流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先行指标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能直观反映经济运行情况。3月,先行指标持续保持在扩张区间,显示出中国经济正呈现多方面的积极变化。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开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发展态势向新向好,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先行指标连续扩张,显示出中国经济韧性。
从PMI分项指数来看,3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8%,连续2个月运行在51%以上。需求端加快增长,提振企业生产意愿,生产指数为52.6%,连续2个月运行在52%以上。供需双双回升,不仅提升了市场信心,也稳定了企业预期。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韧性和活力。一季度,深圳机场进出口货运量达24万吨,同比增长22.6%;山东烟台港件杂货班轮发运量456.6万吨,同比增长84.7%;成都海关所属成都双流机场海关监管进出境货运量6.2万吨,增加26.7%。
先行指标两个月扩张,中国创新活力涌动。
比亚迪发布超级e平台,刷新多项全球量产技术纪录;全球首款30英寸以上的视频电子纸显示屏在广州发布,大尺寸彩色电子纸迈入动态显示时代;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通泽号”正式下线,我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研发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上升,3月,装备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创2023年4月以来的新高。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创新”是参会者谈论中国经济时的高频词。“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产业升级速度超出预期。”“创新”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鲜明标签。
先行指标两个月扩张,离不开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
发行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加快释放消费潜力;计划募集资金52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出台稳外资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带动指标回暖升温。
以消费领域为例,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带动下,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场景持续创新。如今,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消费新业态火热兴起,即时零售消费场景从“应急”转变为“日常”,即时配送订单量随之快速增长,电商物流指数明显回升,也推动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加快增长。
从先行指标扩张,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面对困难和挑战,还需加强政策合力,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促进经济回稳向好,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