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社区>> 强国论坛
凤舞九天1988 发表于  2024-09-03 08:42:16 2711字 ( 3/1156)

保障“一老一小”就医用药

保障“一老一小”就医用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9月03日   07 版)

  当前北京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看病需求量非常大,儿科看病难问题同样非常突出。怎样解决好“一老一小”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问题备受关注。对此,北京市率先布局,努力实现老年患者从大医院能够“下得来”,居家和养老机构的患者能够“上得去”,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接得住”。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数据,2018年北京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2家,到2023年年底已达595家,公立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占比达85%。

  自2022年起,北京市政府连续3年将老年护理中心和康复疗护中心的建设纳入到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安宁疗护中心12家,有效弥补了老年健康设施资源短板,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北京市人大代表蹲点调研显示,有8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接受居家护理服务。这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统计结果相一致:目前北京有99%的老年人和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话道出了照护失能老人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困扰,我们感同身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说,北京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家庭。2023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共37.6万人次,其中为老年人服务20.5万人次。

  然而现实情况是,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目前还比较短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然处在试点阶段。

  李昂表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在理顺服务架构的基础上,引导区域的医疗机构,包括二三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等,一起努力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增加服务供给。

  儿科一直是北京市的重点支持序列。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2023年年底,北京市的儿科医生达到4079名,近5年增长31.7%;儿科床位5776张,5年增加40.7%,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人数是1.55人,远超国家“十四五”规划0.87人的指标。北京市7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70家开设了儿科门诊,50家开设了儿科病房,北京市85.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科服务。

  北京虽然有较丰厚的儿科诊疗资源,但需求量也大。李昂介绍,北京建立“三医”联动机制,组织儿童专科医院与市属、区属的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分流病区和分流门诊。在患儿需求量增加的高峰期,能够保障更大的服务供给。未来,还将增加儿科诊疗资源,推动儿科医联体建设扩面增效,探索线上儿科大药房服务。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金兰在蹲点调研中了解到,罕见病患者急需创新药的支持,但是因为没有纳入医保和商保,患者面临看病负担重的问题。

  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鑫表示,北京市药监部门正推进急需临床药械进口和天竺保税区罕见病先行区的建设,加强对罕见病用药的保障。近几年在医保基金承受范围内,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的方式,已将超过80种罕见病的用药,纳入到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当中。

  目前,北京市医保局正在积极组织平安保险、泰康保险等保险公司与罕见病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对接,深度链接供需双方诉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地使用医疗健康数据,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能够覆盖罕见病创新药械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费用保障。

Xing愿 发表于  2024-09-03 14:36:10 32字 ( 0/188)

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需求量大,目前还比较短缺,应加强老年健康设施资源

保障“一老一小”就医用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9月03日   07 版)

  当前北京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看病需求量非常大,儿科看病难问题同样非常突出。怎样解决好“一老一小”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问题备受关注。对此,北京市率先布局,努力实现老年患者从大医院能够“下得来”,居家和养老机构的患者能够“上得去”,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接得住”。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数据,2018年北京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2家,到2023年年底已达595家,公立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占比达85%。

  自2022年起,北京市政府连续3年将老年护理中心和康复疗护中心的建设纳入到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安宁疗护中心12家,有效弥补了老年健康设施资源短板,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北京市人大代表蹲点调研显示,有8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接受居家护理服务。这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统计结果相一致:目前北京有99%的老年人和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话道出了照护失能老人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困扰,我们感同身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说,北京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家庭。2023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共37.6万人次,其中为老年人服务20.5万人次。

  然而现实情况是,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目前还比较短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然处在试点阶段。

  李昂表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在理顺服务架构的基础上,引导区域的医疗机构,包括二三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等,一起努力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增加服务供给。

  儿科一直是北京市的重点支持序列。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2023年年底,北京市的儿科医生达到4079名,近5年增长31.7%;儿科床位5776张,5年增加40.7%,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人数是1.55人,远超国家“十四五”规划0.87人的指标。北京市7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70家开设了儿科门诊,50家开设了儿科病房,北京市85.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科服务。

  北京虽然有较丰厚的儿科诊疗资源,但需求量也大。李昂介绍,北京建立“三医”联动机制,组织儿童专科医院与市属、区属的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分流病区和分流门诊。在患儿需求量增加的高峰期,能够保障更大的服务供给。未来,还将增加儿科诊疗资源,推动儿科医联体建设扩面增效,探索线上儿科大药房服务。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金兰在蹲点调研中了解到,罕见病患者急需创新药的支持,但是因为没有纳入医保和商保,患者面临看病负担重的问题。

  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鑫表示,北京市药监部门正推进急需临床药械进口和天竺保税区罕见病先行区的建设,加强对罕见病用药的保障。近几年在医保基金承受范围内,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的方式,已将超过80种罕见病的用药,纳入到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当中。

  目前,北京市医保局正在积极组织平安保险、泰康保险等保险公司与罕见病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对接,深度链接供需双方诉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地使用医疗健康数据,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能够覆盖罕见病创新药械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费用保障。

芮爱玉 发表于  2024-09-03 09:19:42 54字 ( 0/189)

努力实现老年患者从大医院能够“下得来”,居家和养老机构的患者能够“上得去”,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接得住”。

保障“一老一小”就医用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9月03日   07 版)

  当前北京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看病需求量非常大,儿科看病难问题同样非常突出。怎样解决好“一老一小”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问题备受关注。对此,北京市率先布局,努力实现老年患者从大医院能够“下得来”,居家和养老机构的患者能够“上得去”,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接得住”。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数据,2018年北京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2家,到2023年年底已达595家,公立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占比达85%。

  自2022年起,北京市政府连续3年将老年护理中心和康复疗护中心的建设纳入到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安宁疗护中心12家,有效弥补了老年健康设施资源短板,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北京市人大代表蹲点调研显示,有8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接受居家护理服务。这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统计结果相一致:目前北京有99%的老年人和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话道出了照护失能老人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困扰,我们感同身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说,北京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家庭。2023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共37.6万人次,其中为老年人服务20.5万人次。

  然而现实情况是,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目前还比较短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然处在试点阶段。

  李昂表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在理顺服务架构的基础上,引导区域的医疗机构,包括二三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等,一起努力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增加服务供给。

  儿科一直是北京市的重点支持序列。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2023年年底,北京市的儿科医生达到4079名,近5年增长31.7%;儿科床位5776张,5年增加40.7%,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人数是1.55人,远超国家“十四五”规划0.87人的指标。北京市7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70家开设了儿科门诊,50家开设了儿科病房,北京市85.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科服务。

  北京虽然有较丰厚的儿科诊疗资源,但需求量也大。李昂介绍,北京建立“三医”联动机制,组织儿童专科医院与市属、区属的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分流病区和分流门诊。在患儿需求量增加的高峰期,能够保障更大的服务供给。未来,还将增加儿科诊疗资源,推动儿科医联体建设扩面增效,探索线上儿科大药房服务。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金兰在蹲点调研中了解到,罕见病患者急需创新药的支持,但是因为没有纳入医保和商保,患者面临看病负担重的问题。

  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鑫表示,北京市药监部门正推进急需临床药械进口和天竺保税区罕见病先行区的建设,加强对罕见病用药的保障。近几年在医保基金承受范围内,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的方式,已将超过80种罕见病的用药,纳入到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当中。

  目前,北京市医保局正在积极组织平安保险、泰康保险等保险公司与罕见病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对接,深度链接供需双方诉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地使用医疗健康数据,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能够覆盖罕见病创新药械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费用保障。

新生在南方 发表于  2024-09-03 09:01:43 38字 ( 0/187)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一小更是“宝藏”......这两样照顾好了,未来何忧?

保障“一老一小”就医用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9月03日   07 版)

  当前北京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看病需求量非常大,儿科看病难问题同样非常突出。怎样解决好“一老一小”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问题备受关注。对此,北京市率先布局,努力实现老年患者从大医院能够“下得来”,居家和养老机构的患者能够“上得去”,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接得住”。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数据,2018年北京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2家,到2023年年底已达595家,公立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占比达85%。

  自2022年起,北京市政府连续3年将老年护理中心和康复疗护中心的建设纳入到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21家、安宁疗护中心12家,有效弥补了老年健康设施资源短板,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北京市人大代表蹲点调研显示,有8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接受居家护理服务。这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统计结果相一致:目前北京有99%的老年人和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句话道出了照护失能老人给整个家庭带来的困扰,我们感同身受。”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昂说,北京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服务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家庭。2023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上门服务共37.6万人次,其中为老年人服务20.5万人次。

  然而现实情况是,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目前还比较短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然处在试点阶段。

  李昂表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研究完善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在理顺服务架构的基础上,引导区域的医疗机构,包括二三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等,一起努力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增加服务供给。

  儿科一直是北京市的重点支持序列。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数据,2023年年底,北京市的儿科医生达到4079名,近5年增长31.7%;儿科床位5776张,5年增加40.7%,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人数是1.55人,远超国家“十四五”规划0.87人的指标。北京市7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70家开设了儿科门诊,50家开设了儿科病房,北京市85.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提供儿科服务。

  北京虽然有较丰厚的儿科诊疗资源,但需求量也大。李昂介绍,北京建立“三医”联动机制,组织儿童专科医院与市属、区属的医疗机构合作,开设分流病区和分流门诊。在患儿需求量增加的高峰期,能够保障更大的服务供给。未来,还将增加儿科诊疗资源,推动儿科医联体建设扩面增效,探索线上儿科大药房服务。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金兰在蹲点调研中了解到,罕见病患者急需创新药的支持,但是因为没有纳入医保和商保,患者面临看病负担重的问题。

  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鑫表示,北京市药监部门正推进急需临床药械进口和天竺保税区罕见病先行区的建设,加强对罕见病用药的保障。近几年在医保基金承受范围内,国家医保局通过谈判的方式,已将超过80种罕见病的用药,纳入到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当中。

  目前,北京市医保局正在积极组织平安保险、泰康保险等保险公司与罕见病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对接,深度链接供需双方诉求,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地使用医疗健康数据,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能够覆盖罕见病创新药械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费用保障。

1 页号:1/1 到第 页 
  查看完整版本:相关论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