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社区>> 强国论坛
爱跳广场舞的大姐姐 发表于  2024-06-18 14:10:10 2429字 ( 1/935)

释放停车空间,缓解停车难题

山东青岛市北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车位供应——


释放停车空间,缓解停车难题


本报记者 王 者

《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第 13 版)


  晚上6点多,下班回家的庞玉川不紧不慢地将车停放在自己的固定车位,“车位就在自己楼下,停车方便快捷”。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拥有固定车位后,庞玉川再也不用每天急匆匆开车回家“抢车位”。


  庞玉川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湖岛街道宜昌路5号楼,属宜昌路社区宜昌路—兴德路围合片区,位于市北老城区,共有8栋楼、533户居民。长期以来,这一片区的居民缺乏固定停车场所,居民车辆无序停放在路边。


  “过去,一下班就得赶紧回家,晚了真没地方停车。”回想起来,庞玉川挺烦恼,“谁来谁停,拥挤不堪,单单找车位有时就得花费十几分钟。”


  去年以来,宜昌路—兴德路围合片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宜昌路社区综合考虑居民意见,对小区裸露地块进行规划布局,整合闲置区域,在宜昌路—兴德路围合片区中,拆除整治1000多平方米各类建筑物、杂乱设施,新建扩充停车位到100余个,极大缓解居民停车难题。


  为确保新增停车位贴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在方便居民停车的同时,又不影响小区整体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改造之前,湖岛街道通过“居民议事会”等形式,积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倾听民声、征集民意,精准了解居民停车需求。


  去年3月,有关该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出台后,宜昌路社区和片区物业第一时间召开居民议事会,向居民代表解读方案,征求意见。之后,街道工作人员杨倩倩与片区中的其他7名党员,挨家挨户叩开居民家门,入户邀请居民填写征求意见表。“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车位的想法,得到了420名业主的赞同,同意率超过80%。”杨倩倩说。


  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真正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角”。入户走访中,宜昌路7号居民黄艳红通过征求意见表填写意见:兴德路74号附近一栋两层的废弃房屋,常年闲置,拆除后可以用作停车空间。改造过程中,宜昌路社区充分吸纳意见,成功拆除废弃房屋,在原地新划30多个车位,同时新建健身广场,安装各类健身器材、休闲座椅。“邻居们停车有秩序,环境更安全了,我每天都会带孩子在广场上运动一会。”黄艳红开心地说。


  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真正还车位于居民,还需要管好用好车位。停车位新建扩充过程中,市北区引入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规范化停车管理,将停车“堵点”转化为小区治理“亮点”。


  去年,市北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3个较大停车场,共计规范、新增停车位6000余个。今年,全区范围内计划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再规范、新增停车位2581个。


  “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规划路内停车泊位、利用宅间空地建立停车场,有效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市北区老旧街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徐明秋介绍,下一步,市北区将持续引入智能化设施,通过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保障居民的停车效率和停车安全。

苗洪 发表于  2024-06-18 15:43:56 0字 ( 0/164)

缓解停车难题是一项民生工程。

缓解停车难题是一项民生工程。

山东青岛市北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车位供应——


释放停车空间,缓解停车难题


本报记者 王 者

《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第 13 版)


  晚上6点多,下班回家的庞玉川不紧不慢地将车停放在自己的固定车位,“车位就在自己楼下,停车方便快捷”。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拥有固定车位后,庞玉川再也不用每天急匆匆开车回家“抢车位”。


  庞玉川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湖岛街道宜昌路5号楼,属宜昌路社区宜昌路—兴德路围合片区,位于市北老城区,共有8栋楼、533户居民。长期以来,这一片区的居民缺乏固定停车场所,居民车辆无序停放在路边。


  “过去,一下班就得赶紧回家,晚了真没地方停车。”回想起来,庞玉川挺烦恼,“谁来谁停,拥挤不堪,单单找车位有时就得花费十几分钟。”


  去年以来,宜昌路—兴德路围合片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宜昌路社区综合考虑居民意见,对小区裸露地块进行规划布局,整合闲置区域,在宜昌路—兴德路围合片区中,拆除整治1000多平方米各类建筑物、杂乱设施,新建扩充停车位到100余个,极大缓解居民停车难题。


  为确保新增停车位贴合老旧小区实际情况,在方便居民停车的同时,又不影响小区整体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改造之前,湖岛街道通过“居民议事会”等形式,积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倾听民声、征集民意,精准了解居民停车需求。


  去年3月,有关该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出台后,宜昌路社区和片区物业第一时间召开居民议事会,向居民代表解读方案,征求意见。之后,街道工作人员杨倩倩与片区中的其他7名党员,挨家挨户叩开居民家门,入户邀请居民填写征求意见表。“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车位的想法,得到了420名业主的赞同,同意率超过80%。”杨倩倩说。


  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真正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角”。入户走访中,宜昌路7号居民黄艳红通过征求意见表填写意见:兴德路74号附近一栋两层的废弃房屋,常年闲置,拆除后可以用作停车空间。改造过程中,宜昌路社区充分吸纳意见,成功拆除废弃房屋,在原地新划30多个车位,同时新建健身广场,安装各类健身器材、休闲座椅。“邻居们停车有秩序,环境更安全了,我每天都会带孩子在广场上运动一会。”黄艳红开心地说。


  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真正还车位于居民,还需要管好用好车位。停车位新建扩充过程中,市北区引入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规范化停车管理,将停车“堵点”转化为小区治理“亮点”。


  去年,市北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建3个较大停车场,共计规范、新增停车位6000余个。今年,全区范围内计划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再规范、新增停车位2581个。


  “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规划路内停车泊位、利用宅间空地建立停车场,有效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市北区老旧街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徐明秋介绍,下一步,市北区将持续引入智能化设施,通过规范管理和服务提升,保障居民的停车效率和停车安全。

1 页号:1/1 到第 页 
  查看完整版本:相关论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