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社区>> 强国论坛
babyface 发表于  2024-06-12 09:11:30 2879字 ( 0/120)

江苏领跑能源领域低碳转型

江苏领跑能源领域低碳转型


本报记者 顾 阳 徐 达 崔国强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上,江苏是重要一极。有两组数据颇具代表性——


一组是新能源发电装机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江苏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较“十三五”末增长2倍以上,领跑国内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一组是新能源产品出口数据。据南京海关统计,2023年江苏“新三样”出口1949亿元,规模占全国18.4%,位居第一。今年一季度,江苏“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江苏沿海发展智库执行主任卢东祥介绍,近年来,江苏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常州、盐城、淮安等地为引领的产业集聚地,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协同并进、竞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创新为驱动推进经济、产业、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力,是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在江苏盐城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记者体验到新能源产业迸发的澎湃动能。几天前,从这里下线的全国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风机——远景能源EN-256/16.7样机正式并网,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又一次站上了全球技术高地。


百公里外,金风科技盐城大丰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全球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近日也成功实现并网。金风科技集团总工程师翟恩地说,这款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十大国之重器”榜单的风电机组,不仅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还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全球风电技术创新的“无人区”。


目前,江苏拥有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研制基地,仅江苏盐城一地,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就占全国40%以上,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


除风电产业外,江苏光伏产业同样一马当先,在业内有着“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美誉。来自江苏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175吉瓦时,同比增长15.63%,占全国产量比重达到32%。“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光伏产业已拥有完整产业链,在无锡、常州、苏州、盐城、宿迁等地均形成了多个产业集聚区。目前,江苏主要光伏产品产量和产能连续10多年保持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产业所所长刘向丽说。


在江苏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0米长的参观通道,折射着这家企业乃至中国光伏产业的变迁史——从原料、技术和市场“三在外”,到市场洗牌绝境重生,再到凭借产量和技术领跑全球,捷泰新能源用创新实践解开了穿越行业周期的发展密码。“关键是手握核心技术!得益于率先布局N型Topcon电池,我们先人一步,抢占了机会。”公司副总经理王健说。


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位列全国第一,户用光伏跻身前二,成为全国第二大分布式光伏市场。江苏在发力竞逐光伏赛道的同时,积极加快“光伏出海”,“江苏制造”光伏产品遍及欧洲、南美和东南亚市场。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蔡笑天看来,我国光伏产业已实现了端到端的自主可控,有望成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江苏光伏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链主作用。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是记者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对江苏而言,发展新能源产业早已不是解决能源需求的一个被动选择,更多是着眼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迭代、面向未来发展的主动谋划。


在新能源赛道上,氢能产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优先发展的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氢能产业被写入《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在张家港,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突破氢循环高效膨胀制冷、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核心工艺部件“卡脖子”环节,让“氢进万家”一步步成为现实。


聚“氢”成“链”,国产化突破是关键。“过去,高压储氢瓶生产须依赖进口设备。如今,在国富氢能高压储氢瓶生产线上,没有一台设备是国外进口的。”公司副总经理王朝说,围绕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国富氢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瓶阀门等,均实现了智能化国产化研制,并成为江苏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

1 页号:1/1 到第 页 
  查看完整版本:相关论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