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们心中的致富梦 ——记黄湾村贫困户走访心得

申报编号:A7286
作  者:北京科技大学甘肃省秦安县农产品品牌推广实践团
   
实践团在黄湾村村委会座谈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内陆,山多川少,黄土分布广泛,常年降水少,干旱频繁,秦安县的人民大部分以种田为生,靠天吃饭,然而产品销售渠道闭塞,品牌知名度不高,加上缺乏系统全面的方法与先进的技术作保证,农民虽然长期辛苦劳作,却依然十分贫困,很多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更好地了解扶贫,我们实践团走进了与北京科技大学对接扶贫的甘肃省秦安县黄湾村,与秦安县黄湾村的村民们进行了走访交流。黄土高原之上的黄湾村,蜿蜒的山路,稀缺的耕地;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生活在这里,经营着这片素有“羲里娲乡”之称的黄土地,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出了香甜的水蜜桃、脆爽的苹果,也孕育了当地淳朴好客的民风。
在去往黄湾村的路上,我们领略了这里黄土之上的自然风光,我们看到了黄土高原的独特地理风貌,这里并不是“光秃秃”的黄土,而是梯田密布。当我们走进黄湾村,更是欣赏到了一种自然之美,深深感受到这里的民风淳朴。令我们惊奇的是这里的蓝天白云,在相机中不用加滤镜的蓝天白云是如此之美。耳边还有聒噪的虫叫声,但我们的内心却是很平静很坦然。一路上有乘凉的老奶奶们开心的笑颜,也有羞涩的小姑娘一闪而过,更有乡邻之间亲切的问候。这里突显着一种平和的气息。这条路很长很陡,而且并不是柏油马路而是乡间土路,但我们却走的很踏实很坦然。我们在路上看到了破旧的房屋,但却也有正在修建的新房屋,说明这里正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走在黄湾村的土地上,我们清清楚楚的看到了每一位果农都小心呵护着每一棵果树的方方面面,为每颗苹果套袋使其免受冰雹和暴雨的伤害,为土地干枯而从遥远的溪流取水,为避免采摘过程中伤害水果而小心翼翼。这样的亲切感受更加坚定了我们扶贫的决心。我们在黄湾村深入了梯田上棵棵桃树,深入了高海拔的藜麦田。了解了一个真正的黄湾,了解了真正的农村,了解了他们的心理,让我们变得更加理解这个社会,也让我们迫切的想改变它。
当我们路进每一户果农家前,果农们都热情拿出他们的劳动成果——蜜桃来让我们品尝,这里的桃子由于光照时间长味道十分鲜美,其散发出来的气味是真真正正的“桃子”的气息。我们为了更加深入贴切地了解秦安县果农们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挨家挨户走访了与北京科技大学对接的八户贫困果农,通过多天的走访,倾听果农们真实的想法,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秦安人民非常注重教育。在与许多果农聊天的过程中 ,他们都反复提到虽然生活条件不好,家庭贫困,但是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接受教育,即使不能送孩子到县里读书,也要坚持在村里的学校上学。让我们了解到他们生活虽苦但供出了无数个大学生,他们的目标始终保持乐观,有一颗坚持改变贫困状况的热心。
教育是百年大计,所谓“经济未动,教育先行”,它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以人为本,有受教育的人才有经济的繁荣。秦安县政府和人民共同的在此思想的指引下,将教育视为可以改变秦安县人民命运的重要方式,并为之不断努力着。
在走访的八户果农中,有一位阿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刚一进入阿姨家中,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墙张贴的奖状,仔细一看,是来自四个孩子的,奖项种类繁多,令人赞叹。这位阿姨家中有四个女孩子,都要上学交学费,可是家中只有阿姨一个劳动力,阿姨的丈夫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所以全家四亩地都由阿姨一人照料,阿姨说为了让四个孩子顺利念书,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来,因为教育就是未来。阿姨说她明白只有读书才能让她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发展。阿姨现在心愿就是孩子现在在读书期间,哪怕是借呀贷呀,也要供他们读书,这是他们人生中关键的阶段,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就没有机会了。鼓励孩子们用读书来改变人生。如果读书没改变他们,他们人生就没用了。阿姨说自己读书只读到初二,很遗憾,不能让孩子重走自己的路。我们被阿姨的坚持打动,不禁问道她何时开始明白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她回答说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特别贫苦,生活的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人身上,为了帮母亲分担,她便休学下地劳动,从此遗憾至今,为了不让孩子再受自己的这份苦,再累再苦也要供孩子们上学。听完阿姨的自述,我们内心不由得肃然起敬,这份对于孩子无私的爱,对于读书不懈的追求是多么值得赞扬。虽然这里交通不发达,山大沟深,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有先进正确的思想,积极进取的觉悟,这里的人民一定能慢慢走出大山,孩子们也能越来越饱含希望地追逐自己的梦想。黄湾村的未来,秦安的未来一定是璀璨的。
高运来是我们走访的另一个村民,高运来一家是当地典型的贫困户,也是科大校园营销大赛中的直接受益者之一。通过和高运来的交流,我们得知,由于当地的地形和气候,黄湾村的村民大多以种植和出售水果为主。在他们口中,这里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气候状况好时,水果多产,收入可以维持生计;气候状况差时,水果减产,收入减少,入不敷出。此外,高运来家里劳动力少。孩子们外出打工,家内又有80多岁的老年人,这使得他一人需要做多人的活,一年到头都十分忙碌。当说起家里的贫困情况时,高运来显得略有无奈。据了解,高运来一家同华园果业建立了买卖关系。华园果业响应扶贫政策,以比市场略高的收购价,收购了当地8户贫困果农家的所有苹果,解决了他们水果”无处可卖“的销售难题。与高运来情况相同,另一位采访者黄先生家中有十几亩地,不仅种有苹果,还有蜜桃,几十年都以种植苹果为生,我们了解到果园每年都收入微薄,仅仅能够维持家庭基本生计,今年自家果园受灾尤为严重,冰雹把许多果子都打坏了,最后只能迫不得已把坏了的果子摘掉,受损的果子也无法卖到理想的价格,果品质量一旦下降,家庭收入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再加上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大量外形损坏的苹果没有合适的商家收取,只能低价出售,有的甚至只能丢弃,面对这样的情形他们也无计可施。但黄湾村不仅有8户人家,这样的贫困果农还有很多,他们的收成由天气决定,等果品成熟后,市场价格极低,尽管这样,他们的果品仍年年滞销,
像高运来,黄先生这样的果农,在黄湾村还有很多。虽然各家贫困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发达的水利条件,惨淡的果品销路,低廉的果品价格几乎是每家贫困的原因,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扶贫政策与各界的努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政府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给予政策帮助和财政补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的意识正在觉醒。
下山之路依旧颠簸,我们却看到了夕阳之下的黄湾村,路上是刚刚放学孩子们回家的背影是那么狭长,我们十分欣慰。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而农村是每一代人奋斗不息的地方,它蕴藏着几代人在刀耕火种的田埂上开拓出希望。黄湾村是一个有理想的地方,这里会变得越来越好。
实践团与黄湾村村民路上交谈

走访秦安县电商服务中心

实践团采访贫困果农
阅读全文
扫描二维码,为他投一票!
强国论坛人民网
投票只需两步: